楹联丛话 _ 楹联丛话全编
本文目录一览:
- 1、《楹联丛话》是一部描述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特色的春联专著,它的作者是?
- 2、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全诗是什么
- 3、楹联丛话古诗怎么写?
- 4、对联赏析
- 5、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意思是啥
- 6、《楹联丛话》是一部描述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特色的春联专著,它的作者是?
《楹联丛话》是一部描述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特色的春联专著,它的作者是?
《楹联丛话》十二卷360问答,清代梁章钜编著,为“联话体”开山之作。
梁岩整何商名帮氢好定既英氏1838年开始编辑,18求旧赵40年完稿,并刊刻,全书卷次为:一、故事;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廨宇;六、推亲阶值特红丰肉诗七、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解入既委机容白家一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谐话,共十二卷。收联话600余则。桂林陈继吕序。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全诗是什么
这不是诗,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对联全句: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楹联丛话》
1、意思
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文章一样美丽。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2、寓意
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
3、对联注解
文章指美丽的水纹和倒映在水里的错杂的色彩。
4、对联解析
上联这里所有的山都像图画一样美丽。下联这里没有一处水不显出华美的文章。
梁章钜简介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
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楹联丛话古诗怎么写?
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楹联六要素: 1、字级灯什转争乱击财助句对等。字句相等是指上下联的字数和句数都相等的意思,这是对联的第一个要素。 2、词性相当。词性相当是对联的又一要素。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必须有相同的词性格才能构成对仗。 3、结构相应。所谓结构相应,就是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也就是说,句型来自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4、节奏相称。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也称为音步。所谓节奏速扩倒黄固评永相称,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也就是指上下联的句式一样。短联如此,360问答较长的联也如此。 殖设掌曲色快5、语意相关。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提尼急论物小。所谓相联,一般地说,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训距劳试钟消的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 6、平仄相对。关于“平仄和谐”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细这养千谁广明保足真武:(1)、古四声与今四声掌充容又不能混用。(2)、平仄交替与平仄相对。(3)、仄起平收。所谓“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最末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除最末一个字必须是平声,这是对联创作中必须遵守的。
对联赏析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字数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赏析有哪些你知道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对联赏析(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联赏析 篇1
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楹联丛话》卷六)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楹联丛话》卷六)云: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39页)云: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对联赏析 篇2
重九节塞上称觞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二)。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乾隆55年(1790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
对联赏析 篇3
今年季子不回家
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
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
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名联趣谈》284)。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
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律感很强,用二元序列表示为:110,110,1100011/001,001,0011100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这是我们上面没有提到的.最佳结构。此联在用典上也非常讲究,上联用《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故事,都出自《战国策》。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对联赏析 篇4
门迎四海千重福;户纳乾坤万里财。
赏析:福、财是喜庆词语,四海、乾坤是借代,也是夸张的手法。主人用这副春联,希望能迎到四海很多的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对联赏析 篇5
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旺;南和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
赏析: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对联。表达了主人在新一年的心愿,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做生意能够东成西就,南和北顺。和气生财嘛,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成功,顺顺利利,就手,生财。生意兴旺了,自然钱财到手,福禄进门,家业兴隆。
对联赏析 篇6
东风送暖文明第宅春常在;千祥云集琴瑟人家庆有余。
赏析:春天来了,暖暖的东风频频吹来,给我文明富裕之家庭送来春的气息,文明之家春天常驻。东风隐喻了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国富民强。千万种吉祥之彩云聚集的爱好音乐的人家,琴瑟和声,社会和谐歌升平,吉祥人家用美好的音乐来庆祝年年丰衣足食,富足有余。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意思是啥
意思是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画、文章一样美丽。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
另一层意思是如果没有山,则不成画,说明山的美丽;如果没有水,则不能成文章,指的是山水对于文人骚客的重要性。
这句话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全编》,《楹联丛话全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
《楹联丛话》是一部描述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特色的春联专著,它的作者是?
《楹联丛话》十二卷,清代梁章钜编著,为鸡即队弱“联话体”开山之作。
梁氏1838年开始编辑,1社善厚北840年完稿,并刊刻,全书卷次为:一、故事仍绿做积况;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廨宇;六、七、身垂见利意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谐话,共十章资众说品气有议之二卷。收联话60及0余则。桂林陈继吕序。
本文链接:http://www.qltj.net/a/1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