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暖曦微博】 刘暖曦微博发了什么
刘鑫和江秋莲谁在说谎 谁在表演
江歌案经过一周的庭审,江歌案在今天下午正式宣判,陈世峰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江秋莲所征集到了450万份死刑情愿签名并未对法官判决起到实质性作用。下面来说说刘鑫和江秋莲谁在说谎 谁在表演。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江歌案的主角是却不是凶手陈世峰,而是刘鑫和江秋莲。
在舆论环境中,两人共同承受了来自不同立场人士的压力。
刘鑫背负了无情无义的骂名,而江秋莲的情况却更具两面性:她为女申讨公道的行为一方面获得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却又被斥责为歇斯底里。
尽管凶杀案并不是稀奇的事,可这种事一旦落到个体头上,那都是毁灭性的。江秋莲承受了丧女之痛,刘鑫承受了丧友之痛。
我们很难去量化两种痛苦的差异,但是江歌被杀害这个事实,无论是对江秋莲还是刘鑫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打击。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原本的一起谋杀案,是如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两个女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舆论又是如何分化为两端?
一个“冷酷无情的刘鑫”
在庭审第五天,陈世峰说:“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赔一条命,如果真的可以,我想尽我的所有,我想尽我全部个人力量,去谢罪。”
此时的江秋莲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懑:“还我女儿,用你的命来赔。”
在中国人的诅咒中,“白发人送黑发人”无疑是最恶毒的。现在这种事发生在了江秋莲身上,所以她痛苦。这不仅只是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多的是她和女儿的命运早已紧紧绑在了一起。
江歌一岁半时,江秋莲和前夫离婚。离婚后,江秋莲前夫对母女俩不闻不问,据江秋莲称:“他连我女儿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单亲妈妈独自把女儿培养成材,甚至即将在国外获得工作机会,这确实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所以,当江秋莲得知江歌被刺十几刀时,她会感受到痛:“这十几刀就像刺到我身上一样痛。
可是,在这个时候,案件目击者刘鑫却迟迟不愿露面,也不愿透露更多的信息。江秋莲不能理解这种行为。她表示可以理解刘鑫案发时的胆怯,但却无法容忍刘鑫事后的态度。
所以,她披露了刘鑫及其家人的信息,这个时候,她认为只有网络能够帮助自己。刘鑫的冷酷开始成为网友对于江歌案的谈资。
尽管很多人认为在事实尚未清楚之前,网友对刘鑫的口诛笔伐显得过于冲动,但确实在那个时候,刘鑫没有接受任何采访,也没有透露太多信息,更没有自证,所以一切都不得而知。
对于刘鑫的口诛笔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那些恶毒的言语攻击似乎完全不能抵消网友对于刘鑫这种见死不救,薄情寡义的愤慨。
如果对评论做一个梳理,网友质疑刘鑫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恶毒闺蜜:刘鑫锁门了,是江歌被杀的间接凶手。
2. 冷面朋友:为什么总是失约?为什么不敢见江秋莲?
3. 狼:江歌不曾对刘鑫无情,刘鑫却对江歌无义。
甚至有些更为激进的猜测认为刘鑫和陈世峰蛇鼠一窝,合谋杀人。
几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单一的消息源,刘鑫的形象被固化了。
此间那些认为“就此定性刘鑫的评论很片面的言论”也很快被淹没了。
网友核心观点为:在法律上刘鑫无罪,但在道德上,刘鑫罪大恶极。
此时,任何站在刘鑫立场的言论几乎遭到了强烈谴责,网友措辞也异常强烈,一些污秽粗鄙的话语层出不穷
一个“满口谎言的江秋莲”
2017年11月13日,微博博主“免费写手”发表的“迟到了一年的公道——还刘鑫一个公道”一文,指出江秋莲此前对公众的误导和欺骗。他认为:
“11月3日凌晨时分江歌遇害,刘鑫作为当事人第一个报警。
3日凌晨刘鑫被警方以嫌疑人身份戴上头套带走调查,后经过一天的现场勘验和笔录,经过简单调查排除了一起作案的嫌疑。经过日本警方安排居住在警方保护的酒店内,并由警员保护(犯罪嫌疑人未抓获前,日本警方有保护证人的权利。
11月3号下午,刘鑫和江母有了第一次视频通话,刘鑫告知江母江歌在医院(来自局面视频材料)
1月4日江母就开始求救网络媒体, [emailprotected] 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求助信息,并开始提到了刘鑫的名字。”
11月4日下午5点,江母达到机场后未发现刘鑫,开始迁怒刘鑫,认为她躲着不见。今天我们知道当时凶手并未被抓,日本警方为了保护重要的证人,对刘鑫进行贴身的保护,除了录口供和现场确认之外,刘鑫应该都在日本警方保护的酒店里。”
随后,这位博主相继发表了多篇声援刘鑫的文章,但是遭到了大多数网友抵制。
在免费写手发表数篇博文之后,几个质疑江秋莲的账号也逐渐浮出水面。对江秋莲的质疑主要是三个方面:
1. 煽动网友情绪,引起网络暴力
2. 已经失去理智
3. 侵犯他人隐私
例如,冷眼看新闻放出自己与江秋莲的微信聊天记录,表明江秋莲不理智的情绪。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但是六张图片被认为是通过PS合成,在网友质疑下,冷眼看新闻也没有放出视频,证明这六张图片的真实性。
另一个名为阿莲同人收藏站则通过漫画的方式来表达质疑,这些图片将江秋莲的形象描绘得专横无理,很多画面甚至不堪入目。
从以上三位博主的发文来看,尤其是阿莲同人收藏站,他们站在刘鑫的立场上,但却又把舆论引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江秋莲的恶意批判。
一场丧失理智的网络对抗
从江歌遇害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然而网上的风波并未停止。
一起凶杀案如何演变成为一次激烈的网络对抗,这其中卷入的因素太多。
真相的缺席,让我们不得不陷入无限的猜疑之中,在对刘鑫和江秋莲的“粉-路人-黑”的不断切换中,我们是不是已经无法判断事实是什么?
例如,关于是否锁门的问题。凤凰李淼带出的信息是这样的:
检方报告指出录音为:“把门锁了,你不要骂了。”
刘鑫说她当时是这么说的:“怎么把门锁了,你不要闹了。”
同时,在报警电话中,警方询问刘鑫:“房间的门锁了吗?门是锁着的吗?”
刘鑫回答:“是的,锁着。但我姐姐”
但是另一位博主“在日本小社长”,在庭审结束后和律师朋友以及记录者确认了3遍。律师朋友依然表示,她听到法庭上播放刘鑫报警的录音中的一句话是:
“怎把门锁了,你别闹了。”
此处并不是像刘鑫所说的“怎么把门锁了,你别闹了”, 少了一个“么”。
但也不像其他媒体报道的“把门锁了,你别骂了”。
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很多,面对这么多信息,确实很难判断真伪。刘鑫和江秋莲的争端、刘鑫是否锁门这些问题,已经使事件成为了罗生门。面对那仅有的信息,江秋莲的支持者可以从找出符合本方观点的证据,被称为给“刘鑫洗白的人”也可以质疑消息源是否被加工。
于是,对抗开始了,污言秽语开始在网上横飞。那些只言片语,成为了人们发起攻击的道德支撑点。
支持江秋莲的人被认为是圣母心泛滥,支持刘鑫被认为是冷酷无情……还有人因为陈世峰陈述的与江歌的10万日元的账目来往而期待看到江歌人设崩塌……那一刻,大家好像丧失了理智。
除了陈世峰、刘鑫和已经离世的江歌,没有人知道那天情况和细节到底是怎么样。
是的,真相不会缺席。可是,尽管法院已经宣判,我们还是判断不了刘鑫和江秋莲谁在说谎,谁在表演。
江歌案最后会怎么边再茶判
1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原告江秋莲(江歌母亲)与被告刘暖曦(刘鑫)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刘暖曦于判决生效360问答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0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这是一份令人倍感欣慰的判决书,也是一份惩恶扬善的宣言妈甚却初买按程书。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强调,在民事审判领域护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充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准初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惩恶扬善功能,坚决同“和稀太频正婷金觉诉断责泥”做法说不,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江母诉刘鑫案一审宣判结果,明白无误地向世人宣告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虽然和20八的的陆7万的索赔数额相比,江母实际使判沉仍军略层素获得支持的索赔不算多,但其核心观点和诉求在判决中得到了体现。事实上,最重要的不是赔偿数额,而是法院对该案的定性。一审判决后,江母坦言,她不接受刘鑫道歉。“2017年第一次见面,面对摄像机刘鑫给我道过歉,但转头就在网络上持续地攻击诋病毁江歌,这一切都是她想逃脱法律责任。如果她真诚地道歉,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案子。”是非清楚、善恶分明,是一审判决结果给人留下的势烧底集最大印象。对于江歌的义举,司书致段法毫不含糊地力挺。判决书指出,江歌作为一名在异国求学的女学生,对于身陷困境的溶伟罗江门胜主稳度英叫同胞施以援手,给予了真诚关心和帮助,并因此受到不法侵害而失去生命,其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应予褒扬,其受到不法侵害理应得到法律救济。对于刘鑫的所作所为,司法更是毫不含糊地予以谴责。一方面,对于由其引入的侵害危险,刘鑫没有如实向江歌进行告知和提醒,在危险之时为求自保而置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冷将江歌阻挡在门外被呢杀害;另一方面,事后非但没有心怀感恩并对逝者亲属给予体恤和安慰,反而以不当言语相激,加重了他人伤痛,其行为有违当额核境岩便检春常理人情。此次裁定的20万精神抚慰金在国内属于较高,是常规严重精神损害的5万元基础的4倍,这或许是法院基于刘鑫在微博上曾有对江歌母亲刺激性语言,予以考量之后的结果。这也反映出司法对江歌义举的充分肯定,对江母所受心灵伤害的充分同情。旗帜鲜明齐由促关车航审统惩恶扬善,让行善者受到善待,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司法应有之义。司法裁判的重要功能之一,就终虽跳况是守护社会道德底线,弘扬美德义行,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每一份司法判决书都应案增另亲红苏沙艺同工该成为惩恶扬善的宣言书。
法律依据: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条规定
由其入境地或者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害人是中国公民的,也可由被害人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江歌遇害已经5年了,躲在门后活下来的刘鑫,现在过的怎么样呢?_百度知 ...
如今,29岁的刘鑫在青岛一家日语培训机构授课,本来,像她这样的从日本回国的海归博士,可以找到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但没有一所高校邀请她,她也只能在普通的培训机构里上班了。不仅如此,如今的刘鑫还开通了抖音号,经常分享自己的心情。总之,现在的她每天都活在争议之中。
2016年11月3日凌晨,在日本东京中野区公寓内,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刘鑫的男友陈世峰用刀捅死。当天,陈世峰带着一把水果刀来到江歌住所向女友刘鑫讨要说法,江歌为了保护闺蜜,让刘鑫一人躲在房子里,自己则和陈世峰辩论。
交谈之下,陈世峰一怒之下捅死了江歌,而躲在门内的刘鑫侥幸生还。当她打开房门时,江歌倒地不起没了呼吸,陈世峰早已逃之夭夭。在舆论看来,江歌是为了闺蜜而死,但事后,刘鑫却和江歌母亲江秋莲摩擦不断,频繁登上热搜。如今5年过去了,活下来的刘鑫怎么样了呢?
案件发生后,刘鑫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说,杀人犯是她的前男友
江秋莲在微博上提到了刘鑫两个字,刘鑫立马翻脸。还在微信上威胁江歌妈妈:“你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
作为母亲,江秋莲一直想搞清楚,事发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想要详尽了解。但是刘鑫却从此失去了消息,她不联系江秋莲,也不回微信。最后甚至删除了江秋莲的微信。
无奈之下,江秋莲只好在网上曝光了刘鑫一家人的信息,然后刘鑫的妈妈出现了,和她孩子的行为如出一辙,在电话里对江妈妈吼:“你闺女被人家杀了,你去找杀人犯,别找着俺!是她命短!”甚至,刘鑫妈妈还在电话里飙脏话,骂江歌妈妈。
除此之外,2017年春节,江秋莲抱着江歌的遗像过了一个人的新年,她悲痛不已。反观刘鑫,却在春节期间在朋友圈晒照,换了新发型,比着剪刀手,和朋友聚会……就这样,江秋莲和刘鑫居然开始了一场隔空骂战。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江歌是因为保护刘鑫才被害得,如果被害人不是江歌,那么很可能刘鑫就是受害者。
那么也可以理解江歌就是刘鑫的救命恩人,江歌的妈妈失去独生女自然需要人安慰,这个时候,正常情况下,刘鑫应该主动来安慰江秋莲,甚至可以把对方当自己的母亲赡养,但是刘鑫却拒绝和江秋莲沟通,这才激怒江秋莲。使得两个人频繁登上热搜,引来无数骂战。
江秋莲认为,女儿曾多次敲门,但刘鑫就是不开门,才导致女儿被害
而刘鑫则表示:自己全程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也不知道门外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也曾开过门,但是门开了30公分又被推了回来。
2017年11月12日,王志安主持的局面新闻采访到了江秋莲和刘鑫二人,节目组还专程安排江秋莲和刘鑫见面。见面过程中,刘鑫哭着道歉,说自己不应该不联系江秋莲,也不应该谩骂江秋莲。但事实上她这么做了,也让这个母亲十分痛苦。
江秋莲只问了一句:你觉得你和江歌被杀到底有没有关系?刘鑫答:有,因为杀人的是我的前男友。这次见面,两人争论半天也无任何结果,但是江秋莲坚持不接受道歉。
2017年12月20日下午3点,江歌被杀一案在东京地方裁判所当庭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如此判决让江秋莲十分痛心,杀人偿命不是天经地义吗?但是在日本,想要判死罪实在有点难度。法律不同国界不同,尽管江秋莲坚持上诉,但最终这件事还是这么结束了。
不过刘鑫和江秋莲两人的骂战并没有结束。二人通过微博各执其辞,不断争执。2018年10月15日晚,江歌妈妈发文宣布将对其同学刘鑫提起诉讼。
2019年初,刘鑫改了名字刘暖曦。因为江歌事件,刘鑫的微博粉丝快速增加到了30多万,她的每一句言论都影响深刻。发布的长文下有5万多元的打赏,俨然成为了网络大V,非但没有受到损失,还靠此敛财。
2019年10月28日,江歌母亲江秋莲以生命权纠纷为由对刘鑫提起诉讼。当天,刘鑫在微博对江秋莲私信嘲讽。然而人在做,天在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2019年12月22日,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即日起关闭刘鑫微博账号,该账号存在通过私信、点赞等形式消费并攻击被害人家属的行为。
2020年4月7日,刘鑫又在微博重新申请了账号,这次,刘鑫貌似不受江歌事件影响,依旧我行我素地分享日常的生活想法,但是她的每条微博底下都是谩骂的消息,但是她从来都不回复。
最新进展
2021年4月15日,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鑫生命权纠纷案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庭审现场,刘鑫答辩称,江歌的遇害是陈世峰行为造成,被告刘鑫依法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于此案社会影响巨大,所以当庭并没有宣判。
2022年1月10日,山东青岛城阳区法院对备受关注的江歌之母江秋莲起诉刘暖曦(原名刘鑫)生命权纠纷案一审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刘暖曦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精神抚慰金20万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江歌和刘鑫,女汉子和绿茶婊的友谊何其脆弱!
朋友聚会,聊天中说到日本留学女孩江歌遇害事件,大家纷纷表示对杀人凶手和江歌生前闺蜜刘鑫的愤慨,对江歌遇害的同情和惋惜。
其中一朋友较少关注此事,在相互传阅网上报道时,混淆了刘鑫和江歌的照片,指着刘鑫摆剪刀手卖萌的照片说:这么漂亮可爱的女孩竟然被杀了,凶手真是惨无人道。
被大家纠正他的错误之后,他不好意思地说:粗一看,真认不出谁好谁坏。
这是一个很混蛋的逻辑,好人坏人真那么分辨的话,江歌就不会遇害了,在她的生命中甚至不会出现刘鑫或者陈世峰这两个人,悲剧在源头得以阻止。
江歌是个好女孩,从江母事后的回忆和媒体的报道、朋友同学的回忆中都可见一斑。杀害江歌的人,是刘鑫的前男友,案发前多次骚扰刘鑫,秉着为好友出头的良苦用心,她一次次挡在了刘鑫前面,替她打发那个有偏执倾向的变态前男友。
生活中,我们习惯称江歌这样的女孩为女汉子。她们的共同特点是,独立、自强、胆子大、能吃苦,并且耿直、仗义,常常能给身边人安全感和信任感,内能插科打诨无话不谈,外能扛包抡拳驱流氓。在绿茶婊盛行的年代,更显得女汉子的稀有珍贵。
刘鑫喊江歌三叔,侧面印证了这点。
女汉子这个词很常见,但真正的女汉子其实很少,一如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是绿茶婊,但真正的绿茶婊比女汉子多,以网友多刘鑫的评价看,显然她当得起这个称号。
这从很多细节都能看得出,刘鑫和前男友同居之后,搬离江歌住处,分手后又搬回江歌处,按说她自己感情的事,应该自己处理,可她选择了逃避,让无辜的江歌替她出头,把江歌牵扯进自己与前男友的纠葛中,间接造成了前男友和江歌的冲突;案发后,不敢面对江母,首次面对网友时首先想着的不是帮助遇害者追讨真凶,而是先撇清自己;在江母极度悲伤之时,没有主动关怀就算了,还对她曝光自己名字耿耿于怀;在江母请求见面时,置之不理,冷漠自私至极,俨然把江母当成了骚扰者。
一个人何等绝情,才会在闺蜜的母亲最悲痛无助,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拒绝给以温暖。
一个人何等自私,才会在闺蜜遇害后,若无其事地开心聚会,美拍卖萌,仿佛死的是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
一个人何等虚伪,才会一边把闺蜜当成“最亲的人”,一边对“最亲的人”的母亲口出恶言,一边伤害别人的感情,一边说自己也是受害人。
一个人何等卑劣,才会以“智障”、“命短”等词侮辱、攻击没有恶意的受害者。
刘鑫和她的家人都做到了。
对于恶语相向,刘鑫解释是自己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说话,仿佛嫌自己骂人骂的不够优雅。这种欲盖弥彰的解释,恰恰暴露了刘家粗鄙、势利的家风,和那个即使亲生女儿遇害了,自始至终没有爆过一句粗的江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咪蒙针对此事,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问题“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
陈世峰之流有法律制裁,可法律丝毫奈何不了“无辜的、也是受害者”的刘鑫!咪蒙坦言自己是第一次支持网络暴力,是因为此事触碰了她的道德底线。
如果公众选择对此事沉默,引发的后果就是道德、良心、情义将变得一文不值,人性宛如被捅破一个个窟窿的破布烂衣,千疮百孔中摇曳,遮羞的功能也丧失,人性之丑陋堂而皇之地走上社会舞台。
这样的践踏,任何有社会良知的人,都不忍其发生。
中国有句古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揭露的人性的自私,但这种自私,在刘家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仗义的女汉子江歌,主动帮刘鑫打扫她家门前的雪,刘家干脆把所有的雨雪霜露全部打包泼到江家,丢下一句话:那是你们活该!
网络暴力有它可怕的地方,因为它总会发展成矫枉过正,对当事人过分严苛的道德绑架。所以,理性的人尝试从刘鑫的立场出发,宽容地给她们留出道德空间:杀人犯正在行凶,刘鑫出于自保,没有开门出去也情有可原,毕竟出去后就是两条命。
如果事情仅仅是这样,公众即使谴责刘鑫,也不会到人人唾弃的地步,至少还有理性的声音在:换了很多人,也许都会那样做。
让公众真正愤怒的是,刘鑫事后的态度,丝毫没有自责,一边撇清自己的关系,一边躲避、欺骗苦苦追求真相的江母,甚至把自己放到江母的对立面,加大了对江母的伤害。
江歌遇害,刘鑫关掉一扇也许可以救命的门;江母求助,刘鑫关掉另一扇人性之门。这对可怜的母女,阴阳两隔,却被同一个人关在门外,可笑的是,江歌遇害前不久,刘鑫还曾陪这对母女一起逛街,三人有说有笑,形同一家。再次见面时,却已形容陌路,甚至双双站在了敌对的一头。
生活中,朋友间反目成仇的事情不胜枚举。但像江歌事件这样,替好友挡刀,间接救了好友一命,最后却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两家断然反目。这种事情,相信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罕见。
誓死维护的友谊,竟然如此脆弱,江歌泉下若有知,该是怎样的寒心!
刘鑫在压力中不得已借助一档节目走到镜头前,和江母见面。那时,离江歌遇害整整294天。
江母问刘鑫:你说将来会来看我,会吗?
刘鑫说:会。
那时的刘鑫,极力表现出最大的歉意和悲伤,把痛苦的江母揽入怀中。
几天后,刘鑫发了微博,又开始含沙射影地骂江母。
绿茶婊这个词,在很多时候还是带着自嘲、自黑甚至调侃的成分,用来形容刘鑫显然不妥,因为此时的她,已经把这个词的前两个字咽了下去。
我相信,让两家重归于好,显然已经不可能了。刘鑫一家也为此事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所以再声讨下去,显然也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惟愿凶手早日得到惩处,还社会一个公道,也希望可怜的江母,早日走出阴霾,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
(全文完)
江歌案结果是什么
1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原告江秋莲(江歌母亲)与被告刘暖曦(刘鑫)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刘暖曦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0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360问答理费。(相关报道见A5版)
这是一份令人倍感欣慰的判决书,也是一份惩恶扬善的宣言书。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强调,在民事审判领域,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惩恶扬善功能,坚决同“和稀泥”做法说不,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江母诉电值玉两向汉庆种刘鑫案一审宣判结果,明白无误地向世人宣告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虽然和207万的索赔数露回县许景胡富超额相比,江母实际获得支持的索赔不算多,但其核心观点和诉求在判决中得到了体现。事实上,最重要的不是赔偿数额,而是法院对老将该案的定性。一审言试力判决后,江母坦言,她不接受雷族妒报讨陈刘鑫道歉。“2017年第一次见面,面对摄像机刘鑫给我道过歉,但转头就在网络上持续地攻击诋毁江歌,这一切都是她想逃脱法律责任。如果她真诚地道歉,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案子。”
是非清楚、善恶分明,是一审判决结果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对于江歌的义举,司法毫不含糊地力挺。判决书指出,歌双给危江歌作为一名在异国求学的女学生,对于身陷困境的同胞施以援手,给予了真诚关心和帮助,并因此受到不法侵害而失去生命,其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应予褒扬,其受到不法侵害理应得到法律救济。
对于刘鑫的所作所为,司法更是毫不含糊地予以谴责。一方面,对于由其引入的侵害危险,刘鑫没有如实向江歌进行告知和提醒,在危险之时为求自保而置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将江歌阻挡在门外被杀害;另一方面,事后非但没有心怀感恩并对逝者亲属给予体恤和安慰,反而以不略操件电油谓当言语相激,加重了他人伤痛,其行为有违常理人情。
有律师分析称,此次裁定的20万精神抚慰金在国内属于较高,是常规严重精神损害的5万元基础的4倍,这或许是法院基于刘鑫在微博上曾有对江歌母亲刺激性语言香许超喜医死齐良唱构操,予以考量之后的结果。这也反映出司法对江歌义举的充分肯房反胜兵缩剧强定,对江母所受心灵伤害义七经的充分同情。
旗帜鲜明惩恶扬善,让行善者受到善待,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司法应有之义。司法裁判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守护社会道德底线,弘扬美德义行,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每一份司法调片供月践才食乐预判决书都应该成为惩恶扬善的宣言书。
本文链接:http://www.qltj.net/a/13410.html